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详情可见:【推荐】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期)
摘要:北京市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本报告通过对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对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经济保障、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精神慰藉、制度支持和信息需求八个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做好养老服务需求精细化评估,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性;建立多支柱服务供给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手段,科学、综合、有效应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变化的建议,期望能对未来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所帮助。
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分析能够为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提供背景和基础,本部分重点总结了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的两大特点。(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高龄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高龄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据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64.8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6.9%;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1.2%,8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0.07%。从趋势上看,2013~2018年五年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1.9万人,年均增加14.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4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46.9万人,年均增加9.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42%;8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13.3万人,年均增加2.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7.18%;而且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8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4.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北京市老年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未来北京市养老服务需求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见图1)。
图1 2013~2018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变化情况中心城区和生态涵养区老龄化程度较高,“一副四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计算,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2.09%,其中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达到16.22%、15.82%,位居全市前两位;“一副四区”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73%,其中除了房山区高于10%以外,其他四区均低于9%,比如大兴区和顺义区只有7.95%和7.98%,位居全市后两位;生态涵养区虽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较小,但是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高达12.47%,其中门头沟区、平谷区和密云区分别高达13.66%、13.62%和12.24%,高于中心城区比重。与2016年相比,中心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长0.45个百分点,其中海淀区增幅最大,达0.56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提高0.42个百分点,其中平谷区增幅最大,达0.57个百分点;“一副四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较小仅为0.29个百分点,但大兴区增幅达0.51个百分点,增幅最小的通州区只有0.07个百分点。
本报告主要将养老服务需求划分为生活照料需求、健康医疗需求、经济需求、宜居环境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精神慰藉需求、信息需求和制度需求八个方面。生活照料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在询问“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或帮助是什么”时,除了44.3%的老年人选择“都不需要”外,24.9%的老年人选择“老年饭桌或者送饭”,10.1%的老年人选择“上门做家务”,8.5%的老年人选择了“日托或托老所”,分别有3.4%和3.1%的老年人选择了“心理咨询”和“老年服务热线”(见表2)。由此可见,日常生活照料仍是老年人最紧迫的需求。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其生活照料需求的强弱。调查结果显示,在身体状况为“比较不健康”时,在生活起居和做家务方面需要别人帮助的比例分别为22.7%、45.4%;在身体状况为“很不健康”时,在生活起居和做家务方面需要别人帮助的比例都上升至50.0%(见表3)。随着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其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将会大大提高。特点1:老年人最紧迫的需求仍然是生活照料需求,随着身体健康状况的减弱,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增加。
老年人健康医疗需求高是由其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高发等生理特点决定的。在受访者中,分别有超过30.0%的人表示自己需要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上门护理”、“上门看病”和“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而“免费体检”诉求最高,超过50.0%;而与之相矛盾的是,使用过这些服务(“免费体检”除外)的老年人比例均不超过5.0%,诉求最高的“免费体检”使用率也仅为10.5%(见表4)。一方面是巨大的健康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却是极低的服务使用率,需求与服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特点2:健康医疗需求方面,老年人各项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明显,但服务需求与服务使用失衡。
在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的现代社会中,老年人所面临的经济风险随着其退出劳动力市场而激增,而经济保障又是其他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因此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发现,受访老年人中,过去12个月总收入小于13200元的比例为27.9%,30000~50000元的比例最高,为48.3%,50000元及以上的比例为16.4%(见表5)。可见,接近28.0%的老年人年总收入较低,其经济保障需求亟待满足。从生活来源上看,88.3%的老年人首要生活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养老金,其次是配偶收入和子女的资助,分别占61.1%和19.8%(见表6)。可见,在当前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大多依靠自己和配偶的收入来实现。特点3:经济需求方面,大多数老年人经济保障依靠自己和配偶的收入自给自足,但仍有部分老年人经济保障需求亟待满足。
随着家庭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独自生活逐渐成为主流。在子女陪护缺位的情况下,老年人宜居环境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所有受访者中,高达93.2%的老年人居住在楼房中,但超过80.0%的楼房未安装电梯。在居住房屋生活设施方面,浴室、室内厕所和抽水马桶等基础设施拥有率较高,均超过94.0%;网络信号覆盖较差,仅有73.0%的老年人表示拥有网络。相比房屋生活设施,社区活动设施拥有率整体偏低。数据显示,老年活动室拥有率最高,达65.0%;其次是室外活动场所,拥有率为59.1%;图书馆拥有率仅为33.5%;棋牌室和健身房拥有率更低,分别仅为20.0%和5.0%(见表7)。特点4:宜居环境需求方面,老年人住房生活设施拥有情况整体偏好,社区层面的适老化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在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之后,其原有的群体网络和职业认同逐渐消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其获得满足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三个月中老年人参与比例最高的社会活动是“社区治安巡逻”,比例为18.2%,而其他社区活动普遍“遇冷”,老年人参与率不足1.5%;“曾经参加过,近三个月无参加”社会活动的老年人比例为21.1%,而“从没有参加”的老年人比例接近60.0%(见表8)。究其原因,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社会参与得不到认可,其次距离太远和对志愿活动不感兴趣也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见表9)。特点5:社会参与需求方面,老年人社会参与整体较差,参与认可度低、空间距离远和活动兴趣小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最大障碍。
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调查发现,在家庭支持方面,接近50.0%的老年人每个月只能与不超过2位的家人亲戚见面或联系;超过60.0%的老年人只能和不超过2位的家人亲戚放心谈私事;而只有44.5%的老年人在需要时有3位及以上的家人亲戚可以提供帮助。在朋辈支持方面,分别有超过10.0%的老年人表示没有朋友可以见面或联系、放心谈私事和在需要时提供帮助;63.2%的老年人一个月只能和不超过2位的朋友见面或联系;有78.0%的老年人只能和不超过2位的朋友放心谈私事;只有28.2%的老年人在需要时有3位及以上朋友提供帮助(见表10)。朋辈支持网络在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待加强。特点6:精神慰藉需求方面,家庭支持仍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主要来源,朋辈支持在老年人精神慰藉上待加强。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获取信息来生存和发展,信息资源的获取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至关重要。调查显示,报纸、杂志和广播等信息媒介在老年人生活中被边缘化,对于超过80.0%的老年人来说,电视仍是其主要信息来源,其次是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比例为15.0%,数据分析显示超过55.0%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见表11)。特点7:信息需求方面,电视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流媒介,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位居其次。
制度支持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维护老年人体面生活的关键防线。数据显示,近80.0%的老年人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13.3%的老年人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分别仅有3.6%和3.8%;受条件限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贫困救助金和高龄津贴的老年人分别仅有1.8%和5.6%。另外,71.5%的老年人表示享受过老年优待(见表12)。特点8:制度需求方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是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柱,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覆盖面较窄。
同居人数、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生活满意度、年收入、是否享受老年优待、一个月至少能与几位家人亲戚见面或联系、是否参加过社会活动、是否使用智能手机和是否经常上网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1.与老年人同居的人数越少,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越高;2.身体健康状态较差和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更大;3.生活满意度越高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越低;4.年收入越高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越高;5.享受优待的老年人有养老需求的比例高于未享受优待的老年人;6.一个月与家人亲戚见面或联系人数较少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较高;7.参加过社会活动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高于未参加过的老年人;8.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比不经常上网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比例更高。
本报告主要从个人特征、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政策支持、精神慰藉和信息获取六个方面对影响北京市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报告的养老需求主要是指针对社区的养老服务需求。1.从个人特征方面来看,除了户口性质的估计系数为正值,其他变量估计系数均为负值,但只有文化程度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有显著性。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比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更有可能需要相关的养老服务,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能够及早认识到需求问题,提前做好了养老规划。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概率是农业户口老年人的2.38倍,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老年人的文化观念与农村老年人存在差异。2.从健康状况来看,虽然身体健康状况和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不显著,但可以得出,随着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和受慢性疾病的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加。因为随着老年人身体条件的变化,其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丧失,需要相应养老服务的可能性提高。3.从家庭特征来看,同居人数和房屋类型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健在子女数的影响不显著。结果显示,同居人数多的老年人相比同居人数少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可能性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同居人数越多,接受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支持也就越丰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与住平房的老年人相比,住楼房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可能性更高,是住平房老年人概率的3.12倍,这主要是由于有些社区适老化设施缺失,有碍老年人生活便利。4.从经济特征来看,年收入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是显著的,年收入越高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可能性越高。这其实不难理解,在消费心理上,年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希望得到更多的服务,也有经济承受能力来享受更多的养老服务。5.从制度支持来看,享受老年优待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不享受老年优待的老年人有养老服务需求的概率仅为享受优待的老年人的39.0%。这可以用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当享受优待的老年人部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会希望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得到满足。6.从精神慰藉来看,有关精神慰藉的两个变量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均呈显著。一个月能与越多家人亲戚见面或联系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可能性越低,因为家人亲戚提供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十分重要,当家人提供的社会支持足够时,其生活满意度提高,需求自然就少了。因此,生活满意度较低的老年人相比满意度较高的老年人,更容易需要养老服务,这也与结果显示相吻合。7.从社会参与来看,是否参加过社会活动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无明显显著性,但是可以看出参加社会活动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概率是不参加社会活动老年人的1.45倍。8.从信息获取方面来看,“是否使用智能手机”和“是否经常上网”的显著性较低;但可以看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需要养老服务的概率是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的1.8倍,这可能是由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更容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对养老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各位朋友,您好!
对于目前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大家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疫情发生后,在民众线下看病求医行为遇到较大障碍时,互联网医疗显示了其线上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家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状况,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发起了本次线上问卷调查,希望您能在工作之余或者居家之时抽出宝贵的时间,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来协助完成本次问卷调查。